柴油發電機組的啟動馬達(啟動電機)是啟動機組的核心部件,其工作環境多為振動、高溫、多塵狀態,若保養不當易出現卡滯、異響、功率下降甚至燒毀等問題。做好以下保養措施,能顯著延長啟動馬達的使用壽命:
一、定期清潔,避免雜質侵蝕
啟動馬達的電刷、換向器(或碳刷與轉子集電環)若被油污、灰塵覆蓋,會導致接觸不良、電阻增大,加劇磨損和過熱。
-
外部清潔
- 每月用壓縮空氣(壓力≤0.5MPa)吹掃馬達表面的灰塵、油污和金屬碎屑,重點清理散熱孔、接線端子處的堆積物,防止散熱不良。
- 若表面油污較重,可用蘸有柴油(或中性清潔劑)的抹布擦拭,避免使用高壓水槍直接沖洗(防止水分滲入內部軸承或線圈)。
-
內部核心部件清潔
- 每運行 500 小時(或每半年)拆解馬達(需斷電操作),用細砂紙(400-600 目)輕輕打磨換向器表面的氧化層和燒蝕痕跡,直至露出光亮的銅色;同時清理電刷槽內的碳粉(可用軟毛刷或壓縮空氣)。
- 檢查電刷與換向器的接觸面積,若接觸面積小于 70%,需用細砂布夾在電刷與換向器之間,手動轉動轉子磨合,確保接觸良好。
二、檢查與維護關鍵部件
1. 電刷與電刷架
- 電刷是易損件,需定期檢查其磨損情況:若電刷長度小于原長度的 1/3(通常剩余 5-8mm),或出現裂紋、掉塊,需及時更換同型號、同規格的電刷(避免因尺寸不符導致接觸不良或磨損加劇)。
- 檢查電刷架的彈簧張力:用手輕壓電刷,松開后若電刷不能迅速回彈并緊貼換向器,說明彈簧老化,需更換彈簧(確保電刷與換向器始終緊密接觸)。
2. 軸承與軸套
-
啟動馬達的前后軸承(或軸套)若缺油,會導致運轉異響、轉速下降,甚至卡滯。每運行 1000 小時(或每年)需加注潤滑脂:
- 滾動軸承:加注高溫鋰基潤滑脂(耐溫≥120℃),用量為軸承腔的 1/2-2/3(過多易導致散熱不良,油脂溢出污染換向器)。
- 滑動軸套:滴入 2-3 滴專用電機潤滑油(如 30 號機械油),避免使用黃油(易凝固堵塞)。
- 若軸承出現異響、徑向竄動量超過 0.5mm(用手晃動轉子軸感覺明顯松動),需立即更換同型號軸承。
3. 電磁開關與吸力包
- 電磁開關是控制馬達啟停的關鍵部件,若觸點氧化或燒蝕,會導致啟動時 “噠噠” 響但馬達不轉。每半年檢查觸點表面:若有燒蝕坑,用細銼刀輕輕修平;若觸點嚴重磨損(厚度小于 1mm),需整體更換電磁開關。
- 檢查吸力包的復位彈簧:啟動后若馬達齒輪不能迅速回位(與發動機飛輪齒圈摩擦),可能是彈簧彈力不足,需更換彈簧。
三、電氣連接與線路維護
-
接線端子緊固
- 啟動馬達的電源線(粗電纜)和控制線(細導線)連接端子易因振動松動,導致接觸電阻過大、發熱燒毀。每月用扳手緊固端子螺母(力度適中,避免滑絲),并在端子表面涂抹凡士林或導電膏,防止氧化銹蝕。
- 檢查電纜絕緣層:若出現裂紋、破損,需用絕緣膠帶包裹或更換電纜(避免短路漏電)。
-
避免過載啟動
- 啟動馬達的設計壽命與啟動次數、單次啟動時長密切相關:單次啟動時間不宜超過 10 秒,若啟動失敗,需間隔 30 秒以上再嘗試(防止馬達線圈過熱燒毀)。
- 若機組頻繁啟動困難(如電瓶虧電、發動機卡滯),需先排查原因,避免強行多次啟動導致馬達過載。
四、存放與環境防護
-
長期存放保養
- 若機組長期不使用(超過 1 個月),需斷開啟動馬達的電源線,避免電瓶漏電導致馬達線圈長期帶電;同時在電刷與換向器之間墊入薄紙片,防止電刷長期壓迫換向器導致接觸點氧化。
- 存放環境需干燥、通風,避免馬達受潮:可在馬達表面噴涂薄層防銹油(非摩擦部位),并覆蓋防塵布。
-
特殊環境防護
- 若機組在多塵、潮濕或腐蝕性環境(如海邊、化工廠)使用,需縮短保養周期(如每 300 小時清潔一次),并在馬達外殼加裝防塵罩(帶透氣孔),減少雜質侵入。